close

18361

此篇全部網路上整理來的,並附上參考資料。

如果有問題請提醒我撤圖~

 

有天我在莫斯堆中發現一個黑色且不斷扭動的生物。

我以為那是魚大便正在快樂地隨波逐流,便拿滴管用力吸下去,

結果...結果牠居然縮起來了!!!(顯示為驚恐)

  

之前買黑殼蝦的時候有看過水蠆、小溪玩耍的時候也有看過水蛭,

只能說大家去郊外玩樂的時候不要喝溪水也不要用溪水洗臉(誠心建議)

 

未命名 -1  

reference:

Andy CRS BLOG 周大偉中醫教室 嘎嘎昆蟲影像網 蛋白蟲防治 Mobile01-小碳球

這幾項魚缸常見的蟲類,是渦蟲和水蛭/水螅和線蟲比較難分辨,

水蠆本人跟黑殼蝦長的差滿多的啦,只是一下買太多會認不出來而已...

 

渦蟲:動物界 Animalia>扁形動物門 Platyhelminthes>渦蟲綱 Turbellaria

 

主食是動物的屍體,也會寄生在動物體內吸取營養,

前端頭部呈三角狀(也有的不明顯啦)

因體表有纖毛,行動方式看似爬行,

等到游泳的時候就會看到那種跟海蛞蝓一樣華麗(?)的泳姿,

就算切成n等分也不會死,會以屍塊為基準慢慢長出整隻渦蟲

是一種在乾淨溪流才會出現的指標性動物,

無論如何,還是很噁心阿...

這蟲對小型生物的殺傷力很強(小蝦小魚),

除了一隻隻抓之外,養隻麗麗去吃也是可行的(但是麗麗也吃小蝦小魚XDD?)

 

水蛭(螞蝗):動物界 Animalia>環節動物門 Annelida>環帶綱 Clitellata

八卦版看這麼久終於知道螞蝗是什麼了(誤

水蛭除了吸食水中的腐植質之外,最令大家所知的就是牠會吸血了

水蛭的唾液中含有抗凝血以及麻痺神經的作用,

所以被吸血時人類感覺不到痛,要拔除的時候建議撬開口器,

用食鹽、肥皂水等方式水蛭可能都會因此萎縮排出體液讓傷口感染(噁

雖然很多臨床上的應用,但我可不想在我魚缸應用到阿...

去除水蛭的方式可用豬肝釣魚法XD←魚缸也會倒缸吧這

將吊起來的水蛭用漂白水或是食鹽水殺死即可。

我自己捕捉的方式是把小魚魚缸裡暴斃的魚吸出來丟在莫斯附近,

關燈之後約30分鐘左右就會看到在那邊蠕動的水蛭,

雖然這表示我魚缸乾淨到他們可以生存,但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...

 

→比較

渦蟲最明顯看頭型、水蛭戳牠一下看他會不會收縮得很快

渦蟲看似比較安全一點,但我還是覺得能殺幾隻是幾隻...

要記得野溪不能洗臉之外,摸完魚缸還是去洗個手比較好...

 

水螅:動物界 Animalia>刺胞動物門 Cnidaria>水螅綱 Hydrozoa

從學名看起來,Hydra開頭的總令人聯想到九頭蛇(電動打太多)

水螅的長相真的與名字相符,但有複數的不是頭是觸手,

看起來與海葵相仿,一樣都是刺胞動物門,只是這又更噁了些

運動方式看起來有點像翻滾中的蒲公英種子←會不會太夢幻?

以吃水蚤or微生物維生,也可以利用出芽生殖(海葵怎麼長牠就怎麼長吧)

不過觸手部分自己可能就不會再生了。

這東西在魚缸的存活率應該比上面兩種再低一些,

但種植新水草時還是要記得檢疫阿!!

無論這蟲對魚缸的生態有沒有影響,看了礙眼也是看一隻抓一隻。

抓法一樣用肉食捕捉,我發現把他們吸到小杯子裡頭一天就GG了

原來我的魚缸水質真好...

 

白線蟲:動物界 Animalia>線蟲動物門/圓形動物門 Nematoda>有腺綱 Adenophorea胞管腎綱 Secernentea

曾經在親戚家的魚缸看過,整缸白白的在那邊像飄雪一樣

但細看頗噁心的... 一堆白白的東西在抖動

這些蟲的出現代表魚缸裡太營養啦!

沒餵完沉底的飼料/吃太多變飼料色的大便/其他有的沒的有機物等等

過營養的環境中很容易出現這些白白的蟲(看到這終於出現不是水質好的指標生物了)

防治方式就是換水+少餵食+洗外掛

線蟲會漸漸沒有營養而死掉,如果家裡的魚對這些蟲沒有興趣

可能只能慢慢地讓牠死掉而已。

→紅線蟲與紅蟲

這兩種在魚缸可能比較不會出現,餵魚的時候倒是有XD

一般紅線蟲長得跟蚯蚓一模一樣,所以又稱作水蚯蚓,

跟白線蟲一樣都是水質汙染指標,有機物或池底汙泥容易出現這種生物,

不過味道可能比白線蟲好吃,不然怎麼養魚釣魚都用紅線蟲呢(誤

紅蟲也可以叫做孑孓,就是搖蚊幼蟲的幼蟲,

搖蚊就是體色偏綠的蚊子,不吸食人血(但還是照樣有傳染病)

兩種蟲都是魚類的蛋白質最愛,但兩種都可在有汙染的環境中成長,

所以要養蟲給魚子孫加菜的話還是自己孵無節吧XD

 

→比較

這樣應該很好比,馬上就分得出白線蟲跟水螅了

雖然兩者似乎對於缸都沒有即刻性的影響(不吃魚)

但為了水質控管好,出現這些生物還是要注意一下啊!

 

水蠆:

絕對不會跟上面幾樣搞反的生物。

只是覺得滿多人不認識就紀錄一下。

胖一點的是蜻蜓幼蟲、身體較細長的是豆娘幼蟲

小時候分蜻蜓跟豆娘是用牠停下來的時候翅膀是夾是立來分的,不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我去年養過一隻豆娘,跟著20元黑殼蝦一起出現的,

因為水蠆會吃蝦子跟魚,所以一定要分開來養,

隨便找個罐子插筷子進去丟著就行,等到要羽化的時候水蠆會爬上筷子,

如果有常常注意應該是不會讓豆娘在房間裡亂飛啦XD

據說一隻豆娘養到羽化需要一年以上,

那隻在我家大概養了幾個禮拜就羽化了,

飼養方式不難,就是把死掉的黑殼蝦給他吃就好。

之前買黑殼蝦也有遇到過螯蝦幼小版,

也是把一些死掉的蝦子or蝦米給他吃,過的挺快樂~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[小雞尾巴]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